旧理想城

(层级俗称)

评分: +7+x

我们融一世界于一城,
铸一城为一世界。


传火营地记录库

火种永不熄灭


阈限空间分类


生存难度 3/5 缺少食物与水,但并无其他危害。
危害等级 3/5 尽管并无超自然危害,部分地区的裹挟着大量金属粉尘和颗粒的尘暴仍然是危险的。
混沌程度 1/5 几乎无异常区域,仅有实体居留。
巴塞特-弗雷泽指数 2.333/5 无明显危害,但不建议长时间停留。

阈限空间概述


起初人建造这城。
地面干旱龟裂。岩石嶙峋。人的队伍行在风沙中。
人说,要有光,就有了灯火。
人看光是好的,于是灯光永恒不息。
人称灯明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此为第一企划。

Trantor-Coruscant.jpg

这片阈限空间的表面想象图,如果它是一颗行星的话。

这一阈限空间呈现为遍布整个可探索区域的巨大金属城市。风沙裹挟着银白色的金属颗粒在坍塌的混凝土与裸露的钢筋上吹拂,带起一阵阵的银色流光。从断壁残垣中依稀可见直达天际的立柱与巨大的金属结构,在风沙中熠熠生辉。整片阈限空间的地面都能看出人工平整的痕迹,道路与金属的表面下没有一丝自然的岩石显露。

曾经的灯管在楼房上高挂着,或还坚守着早已佚失的使命,照耀着下方的街道,或已经破碎,乃至于仅仅靠着电线悬挂在曾经的支架上。灯牌与路灯仍然在忽明忽暗的亮着,反映着曾经那个不夜城。

在这座城市深入地壳的无数管道与地下结构中,照明设备依然完好。这些地下的设施几乎掏空了星球地表的一层,将这片大地变作了巨大的蜂窝状住人巢穴。灯火通明的甬道中,有更多的阴影在涌动。

人说,城上要有穹顶,于是风雨雷电便不再能侵这城分毫。
人就造出钢铁的穹顶,将穹顶以下的城,穹顶以上的大气分开了。事就这样成了。
人称穹顶为天,城在穹顶下忙碌。此为第二企划。

无穷无尽的金属穹顶覆盖着整片都市。那钢铁的苍穹曾在无数的岁月中保护着城市,直到这城市已经衰颓,曾经四百亿人口的大都市只剩下一亿在废墟中艰难求生的民众。于是苍穹将崩塌。巨大的金属板和其中的走廊,连同房屋大小的支撑梁开始弯折。天空被撕裂,露出其后远比基线现实璀璨的多的星夜。巨大的断口浮现出来,而金属的天空轰然坠地。

于是苍穹破碎,巨大的裂口高挂于天际。银灰色的风沙从裂口涌入,吹拂着金属的蜂巢。昼间,则烈阳从破口中探出,暴晒着失去了遮挡的钢铁地面。夜间,万般灿烂的星河便居于这画框中,甚至能一瞥银心黑洞的风采。

人说,星球上的水要聚在一处,使地基露出来。
人于地基上建城,称水的聚处为海。
人说,温室中要发生粮食,和高产的菜蔬,并结果子的树木,各从其类,果子都甘甜可口。
于是温室便建成了。如此便是第三企划。

在银灰色的城市与风暴中苦苦坚持的,有古老的建筑,有断壁残垣,更有幸存者和他们的那些温室。市民实体聚集的区域附近,常常有直达天际的温室建筑。其中由不息的灯光照明,为曾经的幸存者们带来足以饱腹的食物。这些大楼是整座城市中少有的仍然保持着表面光洁的建筑,也是无论现在还是过去城中几乎唯一的一抹绿色。

人说,穹顶上要有光体,可以分昼夜,作记号,定节令,日子,年岁。
并要发光在天空,普照在地上。
于是人建了两片灯光,大的管昼,小的管夜。又建许多的灯带。
就把这些灯摆列在穹顶,普照在城中。
管理昼夜,分别明暗。此为第四企划。

于是,天亮了。却不是恒星的光芒在照耀着这片人工的大地。钢铁的苍穹逐一亮起璀璨的灯光,而众星终会汇成白昼。
天亮了。
无尽的灯火从钢铁打造的银灰色苍穹上亮起,又汇聚到一起。起初,这白昼中有着几片黑暗。然后黑暗开始闪烁。于是终于,天光大亮。
灯火的太阳升上了天际,钢铁与聚合物的月亮落下了。日光照射着金属的大地,与钢铁的森林。
人类曾在此征服了自然,但天空中闪烁着的银灰的风却正在说,无论何等的巨构,都无法对抗时间的伟力。


发电厂

人说,地幔中的热,与太阳的光辉,便都要为这城所用。
于是钻井便深达地幔,蒸汽在其中奔流,而涡轮流转不息。
穹顶上也当盖满太阳能板,而光与热便尽皆为这城所用。
人就监护着这一切,说,稳定运行,供应这城所需。燃料也要多生产在厂中。
第五企划便成了。

这一阈限空间中有着大量的发电设施。直达地幔的钻井将星球核心的热量源源不断的转换为千家万户所需要的电力。蒸汽轮机不休的转着,在电脑的监管下循徊永动。巨大的热量在地壳内外交换着。

太阳能板如同黑色的鳞片,密密麻麻的覆盖在穹顶之上。它们始终追寻着阳光,却将太阳的光与热尽数收入囊中,化作电力供给着这城市。

这些发电设施是整座理想城的基础,也是极少数仍在运行的设备之一。

市民

人说,城要利用起来,各分区划。发电、科研、居住,各从其类。事就这样成了。
于是人建出发电区划,以供这城所需。科研区划,以更贴近真实。居住区划,以使这城能生养人口。
人说,我们要从帝国的疆内,迁来人口,使他们管理发电的涡轮,穹顶上的发电厂,城内的温室,和整座城,并城内的一切设施。
人就从别的地方迁来同胞,乃是要履行这城内的一切职责。
人就资助他们,又对他们说,要鼓励生育,增加人口,治理这城。也要管理发电、科研、居住等诸多区划。
人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这便是第六企划了。

这是我们在这一阈限空间大系中第二次遇到这些黑影了。它们仍然具有不反光的黑色外表,但此处的市民实体似乎具有更加科幻的外表。相较于霓虹天空中19~20世纪的装扮,这些人们的着装更加具有现代感。在部分实体的身上甚至目击到了机械外骨骼。

它们的体态呈现出一种与理想城不符的疲惫感,衣着与手提(穿戴)设备也锈迹斑斑,遍布风沙磨损的痕迹。目前推测,它们的“角色”或许是理想城衰落坍塌后的民众。

它们的态度暂时未知。


建议携带的装备

  • 防风、防沙设备。此处的沙尘较一般的沙尘暴更甚。金属颗粒裹挟在沙尘中,对电子设备(特别是终端)造成了很大危害,也对人类的正常活动造成了很大阻碍。
  • 水和食物。迄今为止我们很少在这一阈限空间内找到直接的食物来源,水源则更加稀缺。因此请尽量携带探索所需的食物和水。
  • 攀援设备。部分倒塌的废墟内需要直接攀爬墙壁才能继续前进。部分坍塌的碎片也会对探索行动造成很大干扰。
  • 照明设备。有些地方的照明环境和洞穴中根本没有区别。

行为准则

  • 注意防范风沙。这里的金属颗粒对电子设备造成了极大损害。
  • 尽量不要靠近所谓的“帝国图书馆”。
  • 目前来讲,远离市民实体。

社区

传火营地补给站

位于01区一座没有市民实体的温室旁。提供食物和水。
由于这一阈限空间的恶劣气候与资源稀缺,进一步的永久基地还未被建立。


入口与出口

入口

  • 雾城明灯中,向废墟区域探索过远,你会突然栽倒,并在01区域的废墟附近醒来。

出口

  • 目前来讲,只能通过点燃篝火的方式返回黯林营地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